烟雾锁城,是警示更是秸秆禁烧的现实镜鉴
2025-10-15 10:35:41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傅莹莹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17

10月12日晚,岳阳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《官方回应岳阳“烟雾锁城”:上游烧秸秆》称:受上游大面积焚烧秸秆影响,岳阳市空气质量自10月10日起连续3天受到污染,特别是12日20时起达到重度污染,直至13日2时,烟雾被北风吹散,岳阳市空气质量开始好转。

当天空连续多日被烟雾笼罩,当空气质量指数跳升至重度污染,当市民呼吸间满是呛人的烟火气,这场由上风口大面积焚烧秸秆引发的环境污染,最终演变成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“蝴蝶效应”,给所有人上了一堂关于“空气无边界”的生动一课。

此刻,再谈秸秆禁烧,不再是抽象的政策口号,而是与每个人呼吸安全、生活品质紧密相连的现实命题。

空气从不懂“行政边界”,需要区域间联防联控。田间地头的每一簇秸秆火焰,看似习以为常的农事活动,可最终都化作弥漫四方的烟尘。事实上,每年秋冬季节,秸秆焚烧引发的区域性污染总会如期而至——农田里的“一把火”,看似烧掉了农业废弃物,实则点燃了空气污染的“导火索”。这些烟尘中裹挟的PM2.5、一氧化碳等污染物,不会因河流、道路的阻隔而停下脚步,它们随风扩散,穿透城市的街巷,钻进居民的窗户,最终成为老人咳嗽不止的诱因、孩子户外活动的阻碍,将“千里之外的焚烧”变成“近在咫尺的伤害”。

至今,仍有不少人认为秸秆禁烧是“小题大做”,觉得“农民烧了一辈子秸秆,也没见多大事”。可当烟霾锁城、蓝天缺席,当口罩成为出行必需品,当家长不敢让孩子在户外自由奔跑时,这些质疑便不攻自破。《官方回应岳阳“烟雾锁城”:上游烧秸秆》一文中,一条点赞最多的跟评就是“支持烧的我看看有多少?”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家对秸秆禁烧的认知越来越高。

秸秆禁烧的意义,从来不是“禁止一种传统”,而是守护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:它藏在清晨推开窗时能望见的洁净晨光里,藏在孩子在小区无遮拦的笑声里,藏在老人漫步公园时顺畅的呼吸里。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,恰恰是最珍贵的生活底色,而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,正在一点点侵蚀这份底色。

秸秆禁烧不是“一禁了之”的简单命题,省里的政策早为秸秆找好出路。一方面,需通过“技防+人防”手段,织密监管网络;另一方面,推进秸秆综合利用,为禁烧提供支撑,让曾经的“废弃物”变成农民手中的“香饽饽”。今年是我市建立农作物秸秆“五化”高效利用机制改革和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的第一年,我市多措并举,今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可达95.4%。

烟雾散去,留下的警示不应被遗忘。这次重度污染天气,是大自然给人类的“黄牌警告”,更是秸秆禁烧的现实镜鉴。当我们渴望每一口呼吸都清新、每一片天空都湛蓝,就该明白:同心协力共同守护蓝天白云,就是守护自己与家人的健康;守住田间的“零火光”,便是守住生活里的“好光景”。

这,便是烟雾锁城后,最该被读懂的道理。

来   源:岳阳市生态环境局

编   辑:傅莹莹

一   审:刘晓燕

二   审:朱自刚

三   审:张智峰


责编:傅莹莹

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

要闻
视频
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